关键词:联想 组织结构
说到国内的IT企业联想集团公司,想必大家对它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HR案例网为朋友们简单梳理一下联想公司组织结构发展的全部过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有益的帮助。
一、联想公司简介
联想公司自创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37个年头(1984年成立),按它自己官网的介绍,联想公司已经成为了“成立于中国、业务遍及180个市场的全球化科技公司,”,“联想下分智能设备集团(IDG)、数据中心业务集团(DCG)、联想创投集团(LCIG)、数据智能业务集团(DIBG)四大业务集团,全球约有6.3万名员工,业务遍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1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名单中,联想位居第159名,年营业收入达到607亿美元。
二、组织结构调整全梳理
1、创业之初(1987-1993)
在联想刚刚开始创业的前三年里,其组织结构极为简单,就是典型的直线职能制。联想按照职能对公司部门进行划分,设有办公室、财务部、工程部、技术开发部和业务部等,各个部门由总经理直接负责,权利比较集中,往往一人身兼多职,只要市场需要,什么事情都能做。
这种简单的组织架构和联想之初的创业阶段非常匹配,只要领导人的能力没有问题,而组织规模又比较小,员工人数不多,这样就能保证企业的快速反应,从而推动企业快速地发展。
2、开启第一次组织架构改革(1993-2000)
随着联想公司不断发展,日益壮大,原来的组织结构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了,比如人事矛盾不断突出,事业部与企业各部门出现了职能重叠的问题。因此,从1993年开始,联想的掌舵人柳传志开启了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改革的大幕。
联想开始大幅度精简人员,除了重大决策权、合理监督权和高管人事权之外,其他权利全部下放到事业部。联想于1994年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一家股份制公司。
到了2000年时,联想已经形成了“业务群 职能 区域”的组织结构,这样解决了各部门之间沟通的困难,使得内部利益纠纷得到了缓解。
通过这一阶段的发展,联想公司的发展进入了高峰期,连年销售量和利润都保持在高位上增长。自1997年起联想连续八年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3、联想的“服务转型”(2003-2004)
2003年,联想推出适应竞争形势的全新组织架构。同时提出未来将联想发展成为规模上100亿美元的国际大型企业的目标。
这时的联想总裁已经变成了杨元庆。他将联想原有的六大业务群组架构调整为管理平台、运营平台和四大业务群组三大块,使组织架构更加简单清晰、紧凑有效。通过统一中央市场平台,进一步研究、识别细分客户的需求,指导整体市场工作;同时将区域管理及指挥前移,把原来的7个大区进一步细分为18个分区,使营销更贴近客户,精耕细作区域市场。联想希望通过这样的布局和调整能够为客户带来更舒适便捷的商务流程、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回报。
联想通过组织架构的这次调整传递着联想“服务转型”的态度和决心
3、国际并购,双组织结构诞生(2004)
2004年联想收购美国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联想开始进入国际化并购阶段,这时的联想实行的是联想国际与联想中国并行的双组织架构模式,保证业务的平稳过渡。这次组织架构的变化,是明显的“以流程为导向”的架构设计,特别细化了联想全球各个区域的矩阵管理,每个区域的组织均有联想总部的相关专业部门对应。
4、全球化的多维矩阵架构(2005-2009)
2005年9月,联想进入全球组织架构再造阶段。一是联想全球总部职能与中国各职能系统垂直整合;二是联想国际业务职能与联想中国业务职能的全面整合,设立了联想全球供应链、联想全球产品集团、联想大中国区等;三是联想研发系统的任务整合,设置三大研发中心,实现研发设计上的协同统一。另外建立联想中国平台,负责中国境内的外联公关事务,加强大本营建设。
这个组织架构吸收继承了IBM组织架构的特色和优点,将组织架构的多种设立方法冇机结合,优势瓦补,构成了“活着的”立体网络——多维矩阵。
5、二元化三维矩阵的组织架构(2009-2011)
2009年之后,联想的新组织架构中的二元架构是“发挥中西方高管各自优势”的最佳体现。针对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使用具有国际化运营经验的西方管理人去管理,发挥其多年积淀的管理优势;针对新兴市场及国内市场,使用已经具备国际化经验、强大执行力的中国人管理,发挥中国人擅长的消费产品、渠道管理优势。
6、业务集群不断地调整变化(2012-至今)
2012年,联想集团再次进行架构调整,将全球业务按地区划分为中国市场、北美市场、EMEA 市场 (欧洲、中东及非洲) 和亚太拉美市场。
2013年,联想集团又进行新的组织架构调整,调整之后公司分成:Lenovo业务集团和Think业务集团。
2014年,联想集团组织架构再次革新,分四个业务集团:PC 业务集团(包括Lenovo品牌和Think品牌)、移动业务集团 ( 智能手机、平板、智能电视)、企业级业务集团(包括服务器和存储器),云服务业务集团(包括安卓和Windows 软件契机)
2016年,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重组四大业务集团,演变成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集团、移动业务集团、联想创投集团和数据中心业务集团。
2018年,联想宣布成立智能设备集团,简称IDG。原有PCSD和MBG两大业务集团被合并至其中。而PCSD业务主要面向电脑与智能设备,MBG业务主要面向手机。不过,虽然整合为IDG智能设备集团,但MBG移动业务和PCSD电脑与智能设备业务依然由原有相关负责人负责。
2021年4月,联想公司低开高走,有望在新的阶段达到发展的里程碑。联想除了新成立方案服务业务集团(SSG)外,原来的数据中心业务集团(DCG)还更名为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联想还将把销售和运营统合成为中国区和国际销售组织两个平台,其中中国区由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领导。
三、总结
我们通过梳理联想组织结构的发展历程来看,能够发现组织结构并不是一个稳定存在的管理架构,它往往随着企业内外条件、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特别是随着近十年来,外界环境变化日益复杂,导致企业战略不断发生变化,联想公司的组织结构变化也日益频繁。通常情况下,组织架构越完善的公司,管理就越完善,内部控制活动也就越好开展。
联想组织架构的演变,始终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导向,以服务企业业务流程为目的,建立了与企业流程相匹配的动态组织架构,基本延续了三维矩阵的架构模式,这既是一种柔性的组织架构模式,也是国际化企业通用的组织架构设计模式。
Copyright C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诸城市卓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1033192号-1 网安备案号:37078202000335
客户热线:0536-6121677 商务合作:0536-6125677 地址:诸城市超然首新空间国家级高新科技园 EMAIL:zxwlw@lcrcvip.com
ICP经营许可证:鲁B2-20211038 人力资源证: SHSWRL37078220210009
网站温馨提示:在求职招聘过程中请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欢迎监督,并及时向网站客服举报违法违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