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日立 危机激励 员工激励案例
企业对员工可以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其中比较有特点的就是危机激励。著名的“温水煮青蛙”的故事,能让管理者明白,增强员工危机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企业生存环境之恶劣,也可以是一种非常好的激励手段。
日立作为全球著名的电器及机械制造企业,就曾经使用过一次非常典型的危机激励。
在20世纪70年代,日立开始走向国际化。可就在这个阶段,一场石油危机席卷全球,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日立公司也遭受了不少损失。
好不容易熬过了这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之后,日立的员工们都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对待自己的工作也开始出现了敷衍、懈怠的迹象。日立的管理者意识到过于安适的环境会让员工产生惰性,于是便决定采取人为制造危机的办法,对员工进行激励,使他们重新鼓起勇气和斗志,长久保持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1974年下半年起,日立宣布“经营状况不好,不得不做出战略调整”。于是,三分之二的员工接受了公司安排,暂时回家待命,而日立继续向员工发放必要的生活费。这些员工被“遣散”之后,内心充满了危机感,他们非常担心日立会一蹶不振,而他们未来返岗工作的愿望也无法实现。于是他们有的苦苦哀求上级,希望可以继续留在厂里工作,并且主动提出可以接受减薪;有的则绞尽脑汁帮企业想办法,希望能够和企业一起渡过这个难关。
与此同时,那些留下的员工生怕自己也会进入“遣散名单”,便拿出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地为企业创造价值。不仅如此,日立还将新招聘员工的上岗时间故意推迟20天,这样可以让新员工也能产生危机意识。如此一来,日立员工的士气空前高涨,经济效益也开始缓慢上升。
到了1975年,日立又宣布调整各级管理者的工资,从董事长开始直到各级干部、理事、参赞、参事等逐级减薪,最高减薪幅度达到15%,这更是让管理者们也受到了危机意识的洗礼,他们纷纷振作精神,努力思考让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方法。
这一系列危机激励措施让日立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企业全员渐渐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企业的生死存亡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为了摆脱危机,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延续,大家群策群力,发挥出了自己应有的力量,使得日立在1975年秋季就开始出现利润的大幅回升,此后更是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本案例来自于 《世界十大名校的管理课》)
评点:日立危机激励能够成功的一大诀窍是管理层和各级员工同甘共苦,一同接受危机意识的洗礼。
Copyright C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诸城市卓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1033192号-1 网安备案号:37078202000335
客户热线:0536-6121677 商务合作:0536-6125677 地址:诸城市超然首新空间国家级高新科技园 EMAIL:zxwlw@lcrcvip.com
ICP经营许可证:鲁B2-20211038 人力资源证: SHSWRL37078220210009
网站温馨提示:在求职招聘过程中请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欢迎监督,并及时向网站客服举报违法违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