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36-6121677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案例解析

实行计件工资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来源:卓信人才网 时间:2022-08-31 作者:卓卓 浏览量:

关键词:计件工资 最低工资标准

有的企业员工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多干多得,少干少得。道理听上去似乎没错,可万一员工最后拿到手的计件工资低于了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又会如何呢?下面是一则有关的劳动纠纷案例分享。

【案例详情】

武汉的陈女士在江岸区某服装厂做工。双方签订了书面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包吃包住,实行计件工资制。工作中,由于陈女士年龄有点偏大,做事比较慢,完成的产品件数少,每月只能拿到1700元至1800元的工资。后来,有经验的工友告诉她:“国家实行最低工资标准,你可以要求公司按当地最低工资2010元的标准发。”

当陈女士向服装厂提出这一要求时,服装厂则称:1.陈女士拿的是计件工资,不适用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多干多得,少干少得;2.包吃包住的花费每个月有1500元,陈女士的工资不止2010元。据此,服装厂拒绝了陈女士补足工资差额的要求。

后来,本案经劳动监察机构调查处理,陈女士如愿领到了工资差额。

实行计件工资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案例分析】

服装厂的辩解理由均不成立。

一是最低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奖金、津贴、补贴,但不包括加班费、特殊津贴、福利待遇在内,也不包括非货币性收入。《最低工资规定》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原劳动部《关于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通知》指出,最低工资亦不包括用人单位通过贴补伙食、住房等支付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性收入。

二是实行计件工资制也应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规定》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实行计件工资或提成工资等工资形式的用人单位,在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基础上,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相应的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其差额部分。劳动监察机构正是依此规定处理本案的。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履行了正常劳动义务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单位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实行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的强制性规定,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举措之一,其根本目的在于确保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关于最低工资,除上述规定外,还包括以下诸多方面内容:

一是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标准。《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二是见习期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标准。《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七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或建立劳动关系后,试用、熟练、见习期间,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其所在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三是未完成定额任务,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上述《意见》第五十六条规定:”在劳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劳动者在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

四是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有权按最低工资标准领取报酬。《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后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另外,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和《意见》规定,下列几种情形不适用最低工资标准:一是劳动者有迟到、早退、旷工等违纪情形;二是企业下岗待工人员;三是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处于治疗期间的劳动者;四是处于非带薪假期的劳动者,如事假等。

更多经典的HR案例推荐学习:

■ 如何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激励?

■ 末位淘汰制怎样使用才能利大于弊?

■ 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都能算工伤吗?

■  入职登记表也能等同劳动合同吗?

■ 不签订劳动合同还遭无故辞退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诸城市卓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1033192号-1 网安备案号:37078202000335

客户热线:0536-6121677  商务合作:0536-6125677  地址:诸城市超然首新空间国家级高新科技园   EMAIL:zxwlw@lcrcvip.com

ICP经营许可证:鲁B2-20211038 人力资源证: SHSWRL37078220210009

网站温馨提示:在求职招聘过程中请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欢迎监督,并及时向网站客服举报违法违规信息。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