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劳动合同 职场
在我们的职场中,存在着一批故意碰瓷不喝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人,然后再向企业索取未签劳动合同的2倍工资作为赔偿金。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企业一定要当心!我们看看下面一起职场碰瓷案例。
【案例详情】
2019年,小孙(化名)来到某企业应聘工作,按计件结算工资。企业想与小孙签订劳动合同,可小孙却以“先做一段时间试试,看报酬情况再决定是否长做”为由多次推辞签订劳动合同。
入职后的小孙工作表现积极,每逢节假日总是主动要求加班。然而,2020年底,企业人事部接到小孙的辞职来电,而小孙辞职的理由竟是企业不跟他签订劳动合同。
随后,企业收到了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小孙申请劳动仲裁的通知。企业这才意识到小孙不愿意签劳动合同是另有所图。由于小孙对仲裁委的裁决结果不服,遂诉至当地人民法院,要求企业支付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及漏算的劳动报酬、高温津贴、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经济补偿金等总计14万余元。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查明,小孙在2016年到2020年期间,分别在上海、苏州等地打过数起同类型的官司,其行为可能属于典型的“劳动碰瓷”,法院认为小孙并非善意利用法律条文谋取合法利益。
同时,企业已举证证明其不存在不与小孙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故意。
最终,法院判决驳回小孙要求被告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的诉讼请求,对漏算的劳动报酬、高温津贴、合理的法定节假日、休假日加班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等1.5万元诉讼请求予以支持。
请广大的企业雇主一定要当心,现在“劳动碰瓷”的手段多样,但“碰瓷者”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还是企业劳动合同订立程序不规范,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依法合规管理经营才是防范“劳动碰瓷”的根本手段。
更多经典的HR案例推荐阅读:
■ 员工打架一定能够开除吗?
■ 某集团公司从人力资源管理到三支柱变革的经典案例
■ 绩效考核案例分析:这个业务员该不该被辞退
■ 外国员工激励小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
■ 劳动合同约定工资与实发不一致,怎么办?
感谢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问卷调查,完成后可获电子书一本。https://www.wjx.cn/vj/tW3Zcc2.aspx
Copyright C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诸城市卓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1033192号-1 网安备案号:37078202000335
客户热线:0536-6121677 商务合作:0536-6125677 地址:诸城市超然首新空间国家级高新科技园 EMAIL:zxwlw@lcrcvip.com
ICP经营许可证:鲁B2-20211038 人力资源证: SHSWRL37078220210009
网站温馨提示:在求职招聘过程中请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欢迎监督,并及时向网站客服举报违法违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