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行业遭到重拳洗牌,职场新人何去何从。
今天想跟大家讨论一下的是在教培行业实习过的大学生们,秋招中还有优势吗?这样的实习经历,现在对秋招来说还有意义吗?
Why?
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实习的意义。
走出校园,了解职场
如果我们不去实习,那我们对职场的认知永远都只会停留在文字中、电视中、想象中。
只有当我们真的去实习去体验,看待职场才不会有滤镜,不会对职场有过高的预期,或者不合理的假想。
这也是在校园经历和实习经历中,企业更看重实习经历的一个原因。
增加经验值
不管实习是打杂,还是有具体工作,都能增加我们的经验值,这个经验值可能是知识层面的、可能是能力层面,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去做、或者观察职场前辈的做法来习得。
试错机会,了解自己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选择的这份工作这个行业,是不是自己喜欢的,进一步探索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不用多虑,这些经历肯定是有意义的。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在筛选求职者时,看重实习经历的背后,其实是通过这段经历来判断这位求职者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表面上的实习经历,最大化地转变成能体现我们能力的证明。
可能有的同学会有疑惑,我觉得我的实习经历和我目标岗位不一样呀?或者我觉得我的实习经历实在没什么可说的呀?那怎么去体现自己的能力呢?
这里插入一个概念,叫做可迁移能力。
可迁移能力是那些能够从一份工作中转移运用到另一份工作中的、可以用来完成许多类型工作的能力。
对于职场人而言,这份能力也是我们需要持续去修炼的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让我们随时跳脱出某家公司、某一个行业,可以让我们在时代巨变的阵痛中受到的影响最小。
比如在K12实习的时候,负责班级群的管理,其实是相当于用户运营了,如果能将用户运营内化成自己的方法论,如果能将运营的能力触类旁通到其他新媒体平台,比如知乎、公众号、小红书等等,那么找工作的时候,就可以把求职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媒体运营方向,甚至市场相关的岗位,都可以尝试。
除此以外,教培行业的实习中,还有哪些能力可以迁移呢?
最常见的,沟通协调能力、销售能力。自己在实习的过程中,是否有通过有技巧的沟通,协调解决过家长(客户)的非常规性诉求;是否有通过销售技巧完成当月业绩?
只要有心挖掘,实习期间不是天天摸鱼划水,一定是能在这段经历中挖掘出一些求职需要的能力的。
具体在一份简历中要体现哪些能力,这需要我们根据某个岗位的招聘要求,来进一步分析。但综合类型的岗位大差不离,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创新能力、不同企业的侧重点会有所区别。
举个栗子吧
Copyright C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诸城市卓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1033192号-1 网安备案号:37078202000335
客户热线:0536-6121677 商务合作:0536-6125677 地址:诸城市超然首新空间国家级高新科技园 EMAIL:zxwlw@lcrcvip.com
ICP经营许可证:鲁B2-20211038 人力资源证: SHSWRL37078220210009
网站温馨提示:在求职招聘过程中请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欢迎监督,并及时向网站客服举报违法违规信息。